日本节假日
除夕和新年--元旦
在日本12月31日是除夕,人们一般会在除夕夜吃荞麦面,观看叫“红白歌合战”联欢晚会,去寺庙或在电视前听新年钟声家人一起“守岁”。1月1日是新年,按日本人的传统习俗,新年时会在门前摆上“门松”,它是用松、竹、梅等制作的,用此迎接年神,寓意吉祥如意(现在为了环保,大多数地方已改为使用“门松”贴纸代替)。元旦早餐吃杂煮(年糕汤),喝屠苏酒,吃" 御節料理"(节日菜肴)。元旦期间,人们一般会去神社“初詣”(新年的第一次祭拜)。
成人节
成人节对日本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重要仪式,在每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,日本各地都会举办成人仪式,为年满20岁的年轻人庆祝。届时女青年们会穿上华美的“振袖”和服,男青年会穿西装或正式的和服盛装。20岁的年轻人正式成为了成人,标志着他们将承担成年人的义务,当然也会拥有的选举权和被允许吸烟或喝酒。
建国纪念日
根据日本神话传说在公元前660年2月11日,神武天皇统一日本后成为日本国的第一代天皇。建国纪念日是日本的法定假日,在这天会有许多国民自愿在室外悬挂日本国旗。
节分
“节分”是指立春(2月4日前后)的前一天,在节分这一天,人们常常一边撒豆子,一边喊着“鬼出去,福进来”,常常由一家之主或恰逢本命年的男子来撒豆,有时也会全家人一起撒豆驱鬼。撒豆时使用的是“福豆”(炒熟的黄豆)。人们会吃和年龄数字相同的豆子(有些地方要吃比实际年龄多一颗),以此消灾驱邪。在节分时还会在自家门口插上有沙丁鱼头的柊树枝,借此祈求消灾免祸。有很多神社或寺院会邀请名人参加活动,场面热闹非凡。的人们。最近人们还流行起吃“惠方卷”,的习俗,面向当年的惠方(吉祥方位),一边祈愿,一边默默吃下“惠方卷”,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。
女儿节
3月3日是女儿节是祈求女孩健康成长的节日。按照传统有女孩子的家里通常会装饰偶人,详见下方的文章。
春分
二十四节气之一,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是春分,昼夜的长短几乎相同,是国民假日。
“彼岸”
以春分和秋分为中心的前后各3天共7天的期间被称之为“彼岸”。为了祭祖告慰先灵,人们在此“彼岸”期间去扫墓,在先人灵前供奉鲜花,还会给先人供上生前爱喝的酒或食物等。
绿节
自2007年起至今,国民假日绿节是在每年的5月4日。在1989--2006年间绿节是4月29日(这天也是昭和天皇的生日),现在4月29日是昭和之日也是法定假日之一。
端午节(男孩节)
5月5日是日本的法定节假日之一,这天是端午节也是男孩节。
在这天家有男孩子的人们通常会在屋外挂上鲤鱼旗,在室内装饰盔甲饰物 和武士玩偶,目的是为男孩子们祈福,希望他们可以健康成长。
黄金周
日本每年的五月初也会进入“黄金周”。指从4月29日的昭和之日起,5月3日的宪法纪念日、5月4日的绿之日和5月5日的男童节,在此期间适逢周六日即可连成长假。
梅雨
在日本除了北海道,每年的6~7月将进入雨季这时正是梅子成长的季节所以称其为“梅雨”。
七夕
7月7日是来源于中国牛郎与织女的神话故事,在日本人们会将心愿写在5色诗笺上并挂在在竹叶枝条上装饰,据说这样心愿就会实现。
在日本的某些地方现在还保留着送七夕的习俗,具体做法是在七夕过后,将装饰过的竹叶枝条放流河中或海中。人们相信这样就会把自身的污秽带走,那么好运会自然而然地找上自己。
盂兰盆节
在日本人们认为在7月13-15日(或8月13-15日)期间,祖先们的灵魂和神明都会回到人间,为了祈求他们的庇护,告慰他们的灵魂,在此期间人们纷纷返乡,祭祖扫墓献花,并且会举行隆重的祭祀神明的活动。在举行仪式时,人们认为返回人间的神明存在于神轿里,众人扛抬神轿沿街游行,以示对神明的敬畏,祈祷秋季的丰收。还有身着夏季和服、手拿团扇的人们会聚在一起跳优雅的舞蹈。这种夏季祭祀活动仪式原本是来自佛教,因此也被称作盂兰盆节。
暑假
日本的大多数学校都会在7月下旬-8月底(或9月初)放暑假,孩子父母的公司一般也都会在盂兰盆节(8月13日-15日)期间放暑假。人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出行,比如返乡探亲,去观光旅行等。
土用の丑の日
“土用の丑の日”是指(立秋或立春)前18天中的丑日,在日本人们有在此期间食用鳗鱼的习惯。人们认为7月20日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,在这时吃鳗鱼是防止苦夏,增加体力最适合的食物。
“七五三”节
日本在11月15日为庆祝孩子健康成长举行的仪式。在这天家中男孩子(3岁或5岁的)以及女孩子(3岁或7岁的),会身着和服的盛装去神社参拜氏神。孩子们手里会拿上叫“千岁糖”的糖果,这是一种用来庆祝用的红白两色的棒状糖果,装在写着“千歳飴”漂亮袋子里。节日到来时很多家庭都会为了记念孩子的成长拍摄“七五三 ”照片。
红叶狩
“红叶狩”是赏红叶之意,每当秋季枫树等树叶变成红色,人们就会涌向观赏红叶的景区,在那里充满熙熙攘攘的观光客,纷纷拍照下美景留念。